在Tesla 2023年投资者日(Investor Day),马斯克(Elon Musk)展示了其仿人机械人Optimus的最新进展,它现在可以行走,拿起和搬运物品,并执行基本任务。Optimus机械人最初是在9月份的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亮相的。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3月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其目前追踪的44项技术中,中国的全球领先优势扩大到37项,涵盖国防、太空、机器人、能源、环境、生物技术、人工智能 (AI)、先进材料和关键量子技术等领域。
记者从中国农业农村部了解到,预计今春投入农业生产的农机数量达2250万台(套)。目前春耕农机产销情况怎样?农机智能化推进情况如何?
一年前的今天,2022年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以此为序,在“一起向未来”口号的感召下,运动员们秉持着“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在为期10天的比赛中展现出自信乐观、自立自强的姿态。让我们一同重温那些难忘瞬间。
苹果公司因担忧人工智慧(AI)工具可能产生儿童不宜的内容,而延迟批准电邮程式BlueMail的更新版,因为该程式的新版加入了OpenAI所开发由AI驱动的工具。
·Meta未来四年硬件规划:2023年发布Quest 3,2024年发布代号为Ventura的VR头显,2025年发布首款带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和神经接口智能手表,2027年发布代号为Orion的第一款AR眼镜。
人工智能 (AI) 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类大脑结构和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启发,并且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从辅助诊断医疗到创作诗歌等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尽管如此,原始模型——人类大脑——仍然在许多方面仍然优于机器。
OpenAI研发的人工智能(AI)聊天机械人ChatGPT掀起热潮,曾是OpenAI联合创办人的马斯克亦有意在该领域分一杯羹,正秘密招募一支人工智能研发团队,希望组建一个新的研究实验室,用来开发ChatGPT的对手,实行与OpenAI一较高下。
“全自动手术当然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但我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还很漫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每个病人都不一样。未来比较可能的场景是,机器人自动做手术,医生在旁边监督,一旦发生问题,医生就让它停止,进行人工操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历时30年,中国顺利完成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建成中国空间站。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天宫”梦想,一步步走进现实。
2月25日,广西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蒙兴宁例行来到花棚中,为前不久从光照培养箱中移植至大盆的13株“太空洋紫荆”幼苗浇水,阳光下的幼苗长势喜人。
2月25日,“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继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中国载人航天已经走过30年,而中国人首次飞上太空也已经过去了20个年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五号,已经有10艘载人飞船、16名中国航天员造访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