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衣食住行美容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世界 >> > 时政评论

省府预算案出台, 你满意吗?

时间:2018-2-23
carole-james 特约记者 方瑜 17年來的第一次,有人樂有人愁…… 省预算案:打房不手软 省新民主黨出招了,對不少省民來說,終於等到一個願意認眞因應房價高漲問題的政府,因為在厚達一百多頁的預算書中,房市政策是重中之重,洋洋灑灑列出30個要項。幾大要點: 1. 開徵每年2%的投機稅 新設的投機稅(Speculator Tax)是針對那些未在卑詩省交所得稅的外國和本地房屋業主。這項稅收從今年秋季開始實行,初期稅率為0.5%, 到2019年增至2%。 省府將要求屋主塡寫以下資料:社會保險卡號(SIN)、全球收入資訊、家庭情況、稅項豁免之資訊等,這些資訊將送交稅務局審核。 省府表示,多數房屋業主不需要交這筆稅,但是擁有海外收入,在卑詩省卻不交稅的人,將成為投機稅的徵收對象。如果擁有200萬的房子,卻沒有交所得稅,則2019年要付4萬元投機稅。省府也警吿說,會展開嚴格的審計確保這項稅收的執行。預計該新稅本年度將為省府帶來8700萬元收入,明年則將帶來2億元收入。 2.外國人買房稅提高至20% 2月21日起,外國人在卑詩省買房的成本更貴了。過去僅開徵15%的大溫哥華地區海外買家稅,如今該稅上調至20%,甚至擴展到周邊地區包括:菲沙河谷(Fraser Valley)、納奈莫(Nanaimo)、奧卡那根中部(Central Okanagan)、首府地區(Capital Regional District)。也就是說想在維多利亞、菲沙河谷等地置產的外國買家,一樣必須繳稅,以免外國資金轉移到溫哥華周邊的市場,造成其他地區的房價高漲。 3. 提高豪宅的土地轉讓稅 2月21日起,市値在300萬元以上部分的房屋轉讓稅將從3%增加至5%,同時,省府還上調了這些房屋的學校稅。政府的信號很明確:旣然買得起豪宅,就多盡些繳稅責任。 4. 樓花買賣登記制度 省府強制登記公寓樓花買家的檔案。此前,只有開發商知道有誰在買樓花和炒樓花,現在政府想要知道,是誰在買賣炒作,炒作的頻率,以及他們來自哪兒,並確保要讓他們多付稅。這份檔案還會與聯邦稅務局分享,因為過去炒作樓花已成為賺取房產投機利潤的好產品,例如100萬的樓花,只要付5%〈5萬元〉的首付就買到了,之後很快溢價5%轉手賣出,以105萬成交,相當於僅靠著5萬就賺了5萬。如此交易,政府認定應該要上繳投資利得稅。 省財政廳長詹嘉路(Carol James)表示:「這些措施是要處罰那些純粹為了炒房,而將資金投入我們房市的投機客,他們炒高了房價,削減了租屋市場庫存。」她期盼這些新稅制能降低住房成本,使溫哥華當地居民負擔得起房價。 卑詩省也從供給面著手,新預算還撥款16億元,用於在未來3年中興建大量福利房、增加省內房源量。今年政府編列2.43億元預算,協助解決學生、遊民、家暴受害者的租屋問題,並提高低收入者及年長者的租屋津貼。按照其10年計畫,以最終增加11.4萬戶新屋為目標。 辣招两面刃 就怕使过头 西門菲沙大學公眾政策敎授Joshua Gordon對投機稅表示認同,他說:「長期以來溫哥華成為富人天堂,富人在此購置房產、享受良好的環境,但卻沒有繳稅,平白佔盡本地人利益。」他強調,雖然已開徵15%外國人買房稅,但有些情況是有本地移民住著豪宅,但卻沒有申報海外資產。過去曾有硏究顯示,投資移民上報的所得收入竟比難民還要低,這種現象需要被緩解。政府很清楚傳達一個訊息:本地房子是優先提供給在本地工作者的人居住的。Joshua Gordon說,因為相關個人資產訊息是與稅務局連線的,所以很難鑽漏洞規避投機稅。 但卑詩地產協會經濟學家Cameron Muir表示,投機稅的定義很模糊,目前不清楚所謂的度假屋(vacation home)是否會被課稅。因為按照現在規定,一位阿省居民在卑詩省Kelowna市擁有一個60萬的公寓,每年將面臨1.2萬元稅款,這該怎麼辦?財政廳長詹嘉路只說幾個月後會訂出細節。Cameron Muir警吿,如果所謂的度假屋也成為課稅目標,那後果不堪設想,對一些地區的房市打擊非常大。 西門菲沙大學城市計畫項目總監甄瑞謙認為外國人買房稅擴展到其他地區是合理的,從過去兩年維多利亞的房市飆漲情況就能證明,是受大溫海外買家稅開徵後外國資金轉移的影響。 2016年前維多利亞的房價不可負擔指數平均約在45左右,但2017年秋天已上昇到61.5,也就是民眾繳付的按揭貸款已佔據薪資所得的61.5%。 時事評論員趙錦榮認為, 省府的房市辣招帶來的實質效應還需要時間評估。 之前省自由黨推出外國人買房稅,房價只是暫時休息停滯一陣子,不久又漲了。這一次招數比較全面, 或許對房價可負擔性有所幫助。 他認為,新招數是符合民意期待,但問題是如果房地產市場大受影響,勢必拖累經濟成長,屆時又回到90年代卑詩省失業蕭條的慘況,民眾沒工作還是買不起房。(下轉A7版) 建商陳瀚平則說,省府的地產新政主要是打壓需求,但沒有解決官僚體系嚴重拖慢建房速度的供應問題,每申請一個建案,要等上一兩年時間,房子供不應求自然推高房價,所以新稅制恐怕對壓低房價作用有限。 建商Michael Geller認為,這次的房市招數很全面,效果如何端看執行力度多大。政府等於已經舉起了錘子,能不能擊中釘子,是接下來的課題。他相信,如果徹底執行,對市場是有很大影響的。 城市發展硏究所(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e)主席Anne McMullin說,不能確定省府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遏止房價不要再漲,是個持平的說法,但如果打壓過頭,房價暴跌會引發經濟衰退。處理房地產市場是個政治問題,但最後還是要回歸經濟層面。 托儿福利大增 高房價外,昂貴的托兒費用也是很多省民的痛處。雖然省新民主黨沒有兌現每日10元的托兒競選承諾,但卻在預算案中撥出「歷史性」10億元款項。省財政廳長詹嘉路表示,省內當前只向26,000戶家庭發放托兒津貼,但新托兒福利實行後,省內截至2020年將有86,000戶家庭受益於福利。簡單來說,從今年9月起,家庭年收入4.5萬以下者,如果孩子在有執照的托兒機構內,每月可獲得1,250元福利金,等於托兒費全免。年收入超過4.5萬者享受的托兒福利金依收入相對遞減,但只要家庭年收入不超過11.1萬者都可以獲得一些托兒補助。例如年收入7.4萬元的雙職工家庭,若有2個年幼孩子都在托兒機構,則每個月可以獲得1942元補助。這筆款項直接撥入托兒機構內,再由機構減免托兒費用。 此外,省府還將投資新建托兒場所,使全省未來3年內新增22,000個托兒名額。卑詩托兒倡議聯盟(Coalition of Child Care Advocates of B.C.)的Sharon Gregson對此拍手稱快:「這對於家庭而言眞是個好消息,超出我們的預期。」 住在素里、有兩個年幼孩子在托兒中心的陳虹樺表示,現在每個月要付2200元托兒費,對她們家庭是極大壓力,未來能獲得上千元的補助是意外之喜, 她相信對這對怕養不起孩子而不願生育的年輕夫妻來說,很有激勵生產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激勵許多媽媽們重拾外出工作的信心。 (下轉A7版) 取消MSP 轉向對企業徵新稅 預算案中最令人出乎意外的是,省府決定2020年1月起全面取消醫療保險費(MSP),轉而向企業徵收醫療工資稅(health payrolls tax),以彌補取消MSP帶來的財政損失。 省府表示,2019年1月1日起,省內工資年支出超過150萬元的企業需上繳工薪總額的1.95%作為醫療工資稅,工資年支出在50萬~150萬之間的企業醫療工資稅略低,工資年支出低於50萬元的小型企業則無需上繳醫療工資稅。預計企業醫療工資新稅明年將為省府帶來18.5億元收入。 省自由黨批評這是新民主黨政府雙重課稅、向納稅人口袋拼命撈錢的例證。因為MSP醫保費用要2020年起才取消,但企業卻要在2019年起就繳醫療工資稅。況且有些大企業其實早已經為雇員負擔MSP費用,2019年等於要繳兩筆費用。 省財政廳長詹嘉路強調,根據調查,省內85%的企業商家每年工資支出都在50萬元以下,所以根本豁免無需繳交醫療工資稅。省內僅5%的企業每年工資支出在150萬以上,才會適用1.95%的稅率。況且,今年起省府已將MSP減半,對企業與省民來說已有紓壓之效。 但企業主對於這個醫療工資新稅制是非常吃驚的。溫哥華貿易局主席Iain Black表示,之前省府完全沒有徵詢過商界,沒有聽到任何稅務專家意見,不知省府是如何計算出相關的稅率公式?如何評估其影響性?若以溫哥華貿易局為例,它是一個有35個員工的非牟利組織,年工資支出200萬元,一年要付3.9萬元醫療工資稅,等於吃掉它們現在每年的儲備金。 Ian Black表示,過去定義50人以下的公司稱為小型企業,但如今省府卻完全改變定義,若依50萬元以下才不用付稅,那只適用於聘僱8~12人的公司規模。卑詩省有許多小企業,他對政府說僅有15%的企業會受到影響的說法感到懷疑。他強調,小企業的經營利潤本來就已經很低,如果它們要再付額外的稅,只會產生兩種結果:聘僱更少的人或是不給現存員工漲工資。 加拿大獨立企業聯盟卑詩與阿省地區副主席Richard Truscott表示,它們20%的會員已經為員工支付MSP費用,所以2019年對它們是雙重壓力。他說,省府應該要全盤思考一下企業承受的成本壓力,已經面對地稅上漲、最低時薪增加、退休金貢獻增多等現實問題,如今又多了醫療工資稅,萬萬稅的經營環境,對企業主非常不利,如果企業主紛紛繳械投降,倒楣的還是勞工。他認為至少要把醫療工資稅的豁免額提高到100萬才合理,未來幾個月他們將積極與省府磋商,希望能爭取更多豁免額度。 加拿大納稅人聯盟卑詩總監Kris Sims則重炮抨擊:「這壓根就是拆東牆補西牆,我們擔心很多雇主難以負擔這個新稅。」她認為政府不應該把MSP費用轉嫁給雇主,雇主們承受不住,最後就只能凍結工資、停止招募和擴張。 面面俱到?其實諸多遺憾 預算案中還提到4月1日起,價値超過15萬元的豪華車需繳納20%附加交易稅,價値在12.5萬~15萬元的豪華車需繳納15%附加稅。菸草稅也要上昇2.8分。那乃摩、維多利亞和大溫三地間的三條主要渡輪線路將停止船費上漲,部分小型線路船費將下調15%,年長者星期一至星期四乘坐輪渡可獲優惠。碳稅每噸上調5元。省財政廳預估,2018年經濟成長率2.3%,本財年約1.95億盈餘,之後年度盈餘約有兩億多元。目前雖有盈餘,但其實微乎其微,一旦ICBC虧損擴大或是省經濟情況稍不樂觀,一切就會反轉。 這分派糖預算案,對一些打工族來說是暖心的,但對企業來說卻不見任何利基。整體而言,這是一分輕商重民的預算案,或許在民生問題下了功夫,但是在整體經濟藍圖上沒有著墨。例如本省重大產業:森林、礦產、石油天然氣、漁業、農業等竟然在預算案中隻字未提,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新民主黨的預算案的政治盤算似乎太過明顯,重點僅放在房地產市場與社會福利上,這明顯是針對都會區的選民需求,正是新民主黨的主要票倉。沒有提農林漁礦等大產業,等於漠視大溫以外的內陸或北岸地區的選民,因為這些地方一直都不是新民主黨地盤。同樣地,對於選前曾提到列治文醫院改建撥款的問題,在這次預算中也未被納入,恐怕亦是因為列治文市根本沒有一個新民主黨省議員的關係吧?!住在列治文市的評論員、有意角逐今年市議員的劉海表示,這對列治文居民很不公平,他與許多社區人士計畫於3月上街遊行,抗議省府漠視醫院資源與安全的行為。 17年後,新民主黨端出了它們的施政藍圖,其決策作為當然褒貶不一,但時間總能證明,對比自由黨,新民主黨是否眞能穩住卑詩省的經濟大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