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衣食住行美容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世界 >> > 时政评论

你喜欢哪一种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改革公投” 是怎么回事?

时间:2018-7-27
特约记者 方瑜   A4-5     10月要舉行「選舉制度改革公投」,你是不是霧裡看花呢? 你喜欢哪一种选举制度? 究竟哪一種選舉制度最適合卑詩省?選民有權作主了!卑詩省將在今年秋季針對省選選舉制度改革進行公投,在公投的選單上,民眾會看到2個題目、4種選項。首先詢問省民是要維持現狀還是改採比例代表制(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若改採後者,則喜歡「雙代表比例制」(DMP)、混合代表比例制(MMP)或是城鄉比例制(Rural-Urban PR)。 根據卑詩省律政廳長尹大衛(David Eby)的規劃,公投選單上會寫著: 1. 卑詩省省選應使用哪一種投票系統?(Which should British Columbia use for elections to the Legislative Assembly?) ○ 現行的「簡單多數決」投票系統(The current First Past the Post voting system, FPTP) ○ 比例代表制投票系統(A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voting system) 2. 如果卑詩省改採比例代表制投票系統,您比較喜歡以下哪種系統?(If British Columbia adopts a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voting system, which of the following voting systems do you prefer?) ○雙議員比例代表制(Dual Member Proportional, DMP) ○混合代表比例制(Mixed Member Proportional, MMP) ○城鄉比例代表制(Rural-Urban PR) 關於第一個公投問題,省民只能投一個選項,獲勝者需50%選票加1。如果公投結果顯示,逾半數投票民眾希望改變,則下屆2021年舉行的卑詩省選將採用比例代表制。 所有卑詩選民均可在第二個問題中以個人喜好程度依次列出一種或幾種制度,包括在第一個問題中回答希望維持現狀的選民。 但這幾種投票制度,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呢?有何實際意義呢?根據卑詩選舉局的說明如下: ●双议员比例代表制(DMP) 在雙議員比例代表制度下,省內現有的大部分選區將與臨近的一個選區合併,所形成的大選區將設立兩名議員。 每次大選時,政黨在各選區內將推舉兩名隸屬其黨的議員候選人,候選人順序將由黨內決定。選民則對其選區的各個政黨投票。在該選區獲得票數最多的政黨所選定的第一名候選人將成為選區的第一議員,與在雙議員比例代表制度下,省內現有的大部分選區將與臨近的一個選區合併,所形成的大選區將設立兩名議員。每次大選時,政黨在各選區內將推舉兩名隸屬其黨的議員候選人,候選人順序將由黨內決定。選民則對其選區的各個政黨投票。在該選區獲得票數最多的政黨所選定的第一名候選人將成為選區的第一議員,就像現行系統一樣。選區的第二議員則將根據各黨在全省和當地的得票比例而確定, 體現「比例代表制」。在這種選制下,誰會贏得第二個席次可能變得很複雜。有時選區內得票第二的候選人不會獲得第二個議席,因為還要根據政黨在全省範圍內的得票比例計算。 選委會在文件中表示,「DMP是相對容易理解的系統,選舉投票結果將目前的投票制度相差甚微。」 此選制將產生87到95名省議員。政黨至少要取得全省5%的選票才有資格獲得選區內的第二個議席。 ●混合代表比例制〈MMP) 如果是混合比例代表制,那麼大選時選民將投下兩票:一票投向自己所在選區內的各黨派候選人,另一票投向政黨本身。在各選區內獲得最多票數的候選人將進入議會,成為省議員。 換句話說,該系統將產生兩種不同的省議員:一是直接從選區選出的省議員,另一種「不分區席次」的議員,是從政黨所指定的名單中選出的人。 政黨在省議會所獲席次總數將取決於該黨在全省範圍內的投票結果。在所有傳統選區的席次確定後,再根據各政黨在全省範圍內的得票比例分配不分區席次給政黨指定的不分區代表。而這些不分區代表名單可透過選舉產生,或是直接由政黨指定。 若採用此系統,則現行的選區數目可能要減少,以挪出席次給不分區比例代表,但總席次中至少要有60%來自傳統的單一代表選區。 卑詩省選委會指出,「MMP提供相對簡單的選票,選民可直接投票給FPTP和不分區席位的候選人,且不會增加省議會的規模。」 與雙議員比例代表制一樣, MMP會有87到95名省議員。政黨須獲得至少全省5%投票數才有資格獲得不分區席位。 ●城乡比例代表制 (Rural-Urban PR) 這是一種混合投票系統,透過兩種方式選出省議員。城市和鄉村地區的選舉方式不同。 城市和半城市地帶將採用「單一可轉讓票制」 (Single transferable vote)計票制度, 選民可依個人偏好順次排列候選者, 全體選民的「喜好列表」經過綜合計算後選出多名議員。鄉間地區則將採取前文所述的「混合比例代表制」。 這是三種提議的比例代表系統中最複雜一種,目前全世界還沒有任何地區將其整合為單一的選舉系統。不過此制度可確保本省絕大多數地區的對等性, 農村地區代表性將保持不變, 但對其現有選區規模將產生小到中度的衝擊。 省府文件指「城鄉比例代表制」是為滿足加拿大城市和農村地區選民因地域及人口需求不同所設計,它可在省內大部分鄉間地區提供一定比例的不分區代表,同時又為當地選民保留現行的區域代表人數。 ●「简单多数决」制度 這是卑詩省現行選舉制度,每個選區選出一名省議員,選區內票數最多的候選人取得議席。 (下轉A5版) 此制度無法產生比例代表的效果,通常一個政黨只要獲得約40%票數,即可取得執政權,擁有政府所有權力。此系統通常可產生多數政府執政,不過2017年省選是個例外。 孰优孰劣?正反交锋 選舉制度哪一種好?各種意見都有。簡而言之,現行的簡單多數決制度有利大政黨,比例代表制度有利小政黨。而多數代表制有利於強化政府的問責體系(accountability,),比例代表制更具普遍代表性(representation)。 以政黨來區分,省自由黨傾向採用現行的簡單多數決制度,省新民主黨與綠黨傾向比例代表制度。 日前在一場由省自由黨省議員屈潔冰和葉志明主辦的比例代表選舉制度公投論壇上,屈潔冰即指出,比例代表制實施後,卑詩省的政局會變得類似歐洲一些國家,長時間都無法組成政府、政府無法正常及有效率運作。為了能夠執政,政黨都只著重在幕後互相拉攏、交換利益、令一些只有少數人支持的極端主義政黨有機會得勢,牽著大黨鼻子走。此外,選區將會合併擴大,因應不同比例代表制模式,每個選區可能有兩位省議員,其中一位由政黨指派空降,此舉不單只削弱區內居民與省議員之間的聯系,也賦予政黨更大權力。 曾代表省綠黨競選省議員的吳曙方表示,所謂的簡單多數決更容易發生少數綁架多數、極端勢力壯大的問題,看看美國選舉的特朗普總統,就是在「贏者全拿」的選舉體制下,最終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剛落幕的安省選舉又何嘗不是呢?右派的福特當選總統,但他獲得的選票比率是40.5%,卻得到了61.3%的席次,掌控了100%的權力。這豈不是一黨牽著所有民眾鼻子走的情境嗎?反觀比例代表制度,因為充分反映選民聲音,所以政黨議員們與居民們的聯繫度必須更緊密,不能只盤算著掌控40%的聲音即可,而要廣泛聆聽不同意見,才不致於陰溝裡翻船。 Vote PR BC發言人Maria Dobrinskaya表示,比例代表制度是更民主的制度,因為得票率較低的政黨不會輕易獲得百分之百的力量。她說:「比例代表制度很簡單:40%的選票應該等於40%的權力,想要更多的權力,必須整合聆聽其他的民意。」她說,當選舉制度不能充分反映民意時,會影響整個民主政治運作,因為很多選民會感到沮喪,認為他的聲音根本不可能獲得效果,所以要不就是放棄投票、表達意見,要不就是忍痛選擇閉著眼、堵著鼻,選一個比較不爛的蘋果。所以,投票率不可能提高,而政黨們只會盤算如何運用戰略,掌握少數關鍵的選票就能獲得勝利。「不妨看看是哪些人在反對比例代表制度,都是那些在政黨或社會中已享有權力和影響力的人,因為他們都是靠現行的簡單多數決制度而得利的。」Dobrinskaya並贊成限制宣傳開支上限,因為這是體現全民公投的重要精神,不讓公司和工會等大型機構組織影響投票動向。 No B.C. Proportional的發言人Bill Tieleman表示,比例代表制度很複雜,令人困惑,它很容易產生永久性的少數政府,讓偏激政黨有機可趁,造成了政局不穩定。再者,比例代表制度稀釋了地方選區的代表性,選區選民難以對選出的議員問責,因為選區內可能有兩個不同政黨的議員代表,若發生爭議事件,很容易互推皮球。他並批評這次新民主黨設計的公投通過門檻太低,因為只要是參與投票中的50%+1之下就能通過公投,無須考量選區得票率差異與投票率高低。反觀2005年及2009年兩次就選舉制度改革的公投,不但規定選區門檻、合格選民投票率,還要求60%以上過關才算數。 10/22~11/30公投 公投的時間是10月22日至11月30日,採用郵寄選票的方式。為了讓正反兩方意見有更好的宣傳陳述,讓所有選民充分了解選舉制度的差異,卑詩選舉局宣布省府分別撥款50萬元給支持和反對卑詩選舉制度改革兩大陣營的民間代表團體,用於宣傳自身主張。 「投票支持卑詩比例代表制」(Vote PR B.C.)團體被選中成為支持選舉制度改革一方的領頭組織,而「拒絕卑詩比例代表制協會」(No B.C.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Society)團體則成為反對改革一方的領頭組織。它們各自獲得省府贈予的50萬元之外,每個團體可自行籌款,上限最多20萬元,用以進行投放廣告與各式宣傳。 除該兩家組織外,省內另有6家組織已在卑詩選舉事務處(Elections BC)登記成為第三方廣告商,從而有權在公投前進行廣告宣傳。每家廣告商在宣傳運動期間的花費不得超過20萬元。 政治評論員Keith Baldrey表示,選舉改革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依省政府推出的公投題目設計來看,有人笑說,新民主黨骨子裡就是不想讓公投過關,因為它甚至包含了三種比例代表制度的選項。光要讓一般民眾認識並接納比例代表制度的本質精神已經不容易,更何況要搞清楚不同系統的運作方式。他說,感覺上似乎50%+1的門檻設計很容易過關,但其實並非如此簡單的計算觀感,因為人們容易接受現存的事實與體驗,太複雜的東西不容易被接受、甚至很多人根本懶得關注。擅長打選戰策略的專家都會說:信息愈簡單,就愈容易推銷並獲得支持。 約克大學政治系教授Dennis Pilon強調,現在只是宣傳期的開始,支持與反對的兩方交火並不激烈,相信愈接近10月,雙方拔刀相見情況會更明顯,但他希望爭辯的不要流於情緒,而要基於事實。他呼籲選民,捫心自問現在的制度有何利弊?可多參閱一下其他國家的經驗,比較一下是否適合卑詩省運作?若以新西蘭之前改革選舉制度的模式,該國在1996年公投通過要改成比例代表制度後,歷經兩次大選,又再舉行一次公投,詢問民眾是要繼續保留比例代表制度或回到簡單多數決舊模式?最終民眾選擇了比例代表制度。這次卑詩省政府亦決定參照新西蘭模式,若比例代表制度公投過關,未來還將再一次公投來檢驗它的價值。 民主政治是昂貴又可貴的,當我們想要制度愈走愈好,而不是愈走愈偏差,就要保持開放心態,仔細想想這次公投要帶出的真諦。希望所有選民不要人云亦云,要看清楚並思考四種列表出的選舉模式之優劣,最後做出自己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