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世界政治法律时政评论地产投资教育移民金融理财商机商讯文化科技大千世界衣食住行美容健康
当前位置:首页 > > 文化科技

《作家文苑》总第五百四十一期

时间:2019-8-24

图像

编者按:今年八月,是华文文坛巨擘、笔会顾问弦先生米寿华诞之期,本会与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联合为痖弦先生举办系列庆生活动,特编发痖弦先生庆生专辑,于本期及下期刊发相关文学团体和个人以及部分会员的贺信、贺诗、贺文,以表示我们对这位在诗歌创作、诗歌理论、文学编辑和社会文学活动等诸方面皆有杰出贡献的慈祥老人的崇高敬意和衷心祝福。因版面所限,仍有贺信及部分诗文将发表在本会与诗词学会合办的文学月刊《菲沙文萃》上,敬请关注。

贺信之一

加拿大华人文学学会:

欣闻贵会将于近期举办痖弦先生祝寿活动,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请贵会向痖弦先生转达我们最诚挚的祝福! 痖弦先生是台湾诗坛的一座重镇,以现代诗之拓植,享誉海内外,著有《苦苓林的一夜》、《痖弦诗抄》、《盐》、《深渊》、《痖弦诗集》等诗集,品位高雅,影响深远,在台湾现代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膺选为台湾十大诗人之一,被公认为“一代大家”。先生不仅是杰出的诗人,还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著述宏富,出版了《中国新诗研究》、《聚伞花序I》、《聚伞花序II》、《记哈客诗想》、《聚伞花序III》等诗论著作,眼光敏慧、学养深厚。

痖弦先生还是台湾文坛卓越的文学活动家和编辑家。先生与张默和洛夫创立“创世纪诗社”,发行《创世纪》诗刊,1960 年代中期出任《幼狮文艺》主编,后又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21 年之久,积极提携文坛新人,带动文艺风气,为台湾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痖弦先生移居加拿大后,团结加华写作人,积极推动当地华文文

学的发展,深受文友敬仰。

症弦先生1932 年出生于河南南阳,对祖国大陆有着深厚的情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近年先生多次回到大陆访问讲学,并出席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主办的相关学术研讨会,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影响广泛。

在痖弦先生米寿之际,贵会举办祝寿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谨向痖弦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衷心祝福先生生日快乐,身心康泰,阖家幸福!

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世界华文文学联盟

2019年7月20日

人生朝露,文心千秋

 

——痖弦先生印象小记

 

尚虹(大华笔会会员)/ 三角洲

 

今年的夏天来得有些迟,收得有些早,才入八月,早晚已有薄薄的秋凉寒意。算起来,我从北京移民到温哥华,已经是第十八个年头了。而其中六年,竟是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华语诗坛的领军人物痖弦先生比邻而居!忝为大华笔会一员,在得知笔会联手本地两家文学社团将为痖翁举办87岁庆生活动之际,承笔会副会长也是本次活动主要发起人的冯玉女士之邀,笔者不揣浅陋,将以往两次有幸与痖翁近距离接触,聆听文学前辈教诲指导的回忆与感悟写在这里,作为一份小小的礼物,向痖翁略表敬意。

 

第一次大概是十年前,记不清是什么文化活动了,应该是《大华商报》或者大华笔会的某个周年庆典,邀请了包括痖弦先生在内的一些本地华裔文化名人。我因与痖翁同住三角洲市的阳明山庄社区,遂领了开车接送痖翁的任务。在痖翁“桥园”寓所门前等候时,笔者内心颇有些小激动:这可是80年代我们读大学时校园新诗潮运动中最为大陆学子们向往的台湾三大诗人之一啊!及至见了面,粉丝见偶象的不安却很快被痖弦先生儒雅温和中那份平易亲切的感觉所缓释。自此,痖翁历尽千帆、洵烂归于平淡后超然淡定的气质神韵就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交谈之下,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和痖翁有如此多的共同点:其一,祖籍同为中原腹地河南省;其二,都有从军经历;其三,都做过报纸编辑;其四,都有着身处异乡而思念故土的母国文化情结。惭愧的是,痖翁将人生的这些经历和其中的亲情爱情友情写成了一首首广为传颂的好诗,转化为对他人对社会的激情和热情,用诗情画意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与感悟。而我,这些年却好象是虚度了岁月,荒废了光阴,辜负了父辈和老师们的期望。。。

 

记得我当时曾自嘲做编辑是为人做嫁衣棠,耗费了自己用于写作的时间和精力。痖弦先生很温和很委婉地告诫我,不要轻看了编辑这个行当,不要以为当编辑只是付出和牺牲,每个伟大作家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编辑。编辑既是第一读者,也是第一个评论员,慧眼识出好作者,组到好稿子,编出好文章,出一流的好报纸好刊物,其对文化事业的影响是作家所做不到的。是啊,痖弦先生当年担纲编《创世纪》,创一代诗坛新风;1977年起担任《联合报》副刊主编,直至1999年退休,又开拓出了一个文学副刊的辉煌年代,据说经他扶持步入文坛并在台湾蔚成大家的,可以开列出一个很长的名单。痖翁曾自谦说自己是失败的作家,成功的编辑。其实,他在编辑方面的卓越建树与他早年的诗作有如双峰并立,都为台湾的文学与文化事业立下了奠基与开拓之功,并由此赢得了海内外文学同行的尊敬和赞佩。

 

第二次见面是两年前作家海伦接了痖翁来我家一起晚宴小聚。主客一共五人,除了痖翁和海伦外,还有任旌生编辑。一别多年,我在其间又回流了北京,再见痖翁,慈祥亲切如故,话语仍是让人温暖感动。席间多是闲谈,从中知悉先生健康无恙,对温哥华本地华文事业一如既往关注支持,而海伦与旌生对痖翁尊敬有加,执弟子之礼,让我深感我们这些异乡游子,身为第一代海外移民,能够把我们凝聚在一起的,正是我们身上难以磨灭的民族血脉与共同的文化传统。痖翁称赞我们自制的中式美食,一一细看并品评我家挂画上的花鸟山水:此刻的痖翁,人近暮年,口中心中,仍是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思乡情。

 

87岁的痖翁,一生都在用诗歌慰籍乡愁,用收藏思恋故土,用深情召唤同胞。人生朝露,文心千秋,谨以此文敬祝痖翁健康快乐,文与寿俱长!

 

祝贺痖公八十七大寿

诺拉(大华笔会会员)/ 素里

一九九七年我移民加拿大,次年在洛夫家第一次见到痖公,被他幽默的谈吐,宽厚的笑容吸引住了。很快我也买房搬到了北三角洲市离痖公家很近的地方。

其实在这之前很早就知道他了。

痖公在世界日报做了近三十年编辑。一九九0年至一九九五年我居住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每周盼的就是邮局寄来一卷卷的世界日报,每四天一大包

当时的文艺副刊内容非常丰富,总编辑是痖公。我一直认为痖公在的那几年是报社高峰期。 

文艺副刊上各类小说、诗歌、散文应有尽有。后来我也开始给报社投稿,不起眼的小散文游记却受到重视,每每收到美金支票稿费都很高兴。至今记得信封上地址:台北忠孝东路555号……。

住在三角洲市那几年和瘂公走动频繁,那时痖公太太桥桥还健在,她时常拖着氧气瓶忙里忙外做出可口的饭菜招待我们。

要说痖公是个好编辑一点儿也不错,从早期的张爱玲到后来的三毛,从年轻的作家到有声望的老诗人,无一不说痖弦是个好人,他对写信去报社的人有信必回,尽心尽力为他人做嫁衣裳。

台北文化局前几年要整理痖公的书信信扎派人来输入电脑,至今三年有余仍没搞完,可见信件数量之多。他提携的文学青年也是无数,大家始终认为痖公亦师亦友。

痖公一直亲切的唤我“乡妹”,原来家母和痖公都是河南南阳新野人,而且是同一年龄。后来母亲向北参军,而痖公随学校向南到了台湾。

离开部队进北京后母亲先在司法机关工作,后来调干到大学学了俄语。痖公在台湾离开部队后去大学学了戏剧。他们同样热爱文学。他们唱的童年小调也一样,很享受和痖公一起喝着小酒吃着饺子哼着家乡小曲的时光。 

童年的瘂弦在父亲流动牛车图书馆看书长大,后来一直有个在老家建图书馆的愿望。前几年我也考虑过和他共同努力去办个图书馆。可惜因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此愿望。

二O一四年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节目来采访痖公,记者许戈辉对我说痖公真是一个谦虚的人,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和痖公交往二十年有余,有瘂公这样的老师朋友是我的福气。

愿痖公健康长寿!

 

生命之《鹽》

 

韓長福(大华笔会会员)/ 温哥华

 

    瘂玹先生的詩作我讀了多次,印象尤為深刻的是他的《鹽》。當我在溫哥華圖書館聆聽瘂玹先生親自朗讀這篇經典之作時,更是畫面感十足,彷彿讓我一下子就進入到了那個時空。我似乎就是那個在邊上眼睜睜看著二嬤嬤,把乾枯的手指伸向遠方,卻無能為力的人。我的眼睛發澀,伴隨著「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啊」嘶啞的呼喚,我的淚水就要奪眶而出。那一刻我在想,在各地還有多少個二嬤嬤這樣的人,引頸翘首,在苦苦等待著那遙不可及的希望?!

    那是1911年,宣統3年,當時還是清廷執政。民不聊生、危難重重,二嬤嬤想吃點鹽竟然是那麼地困難、一遍一遍無望地吶喊......  鹽不一定是特指,應是現實生活窘迫的寫照。家裡無米下鍋,吃了上頓沒下頓,字裡行間描寫的是勞苦大眾的一個社會縮影。雪上加霜的是這年的豌豆根本沒開花,暗指收成不好。這下給了二嬤嬤一個致命的打擊,最後的一點希望也失去了。真是欲哭無淚、活無生路啊,唯有選擇一死。

    這一年的10月10日爆發了武昌起義、辛亥革命。此時正是二嬤嬤剛剛喪失了生活的希望、把自己推向了絕路的時候。武昌起義後的第二天,武昌全城光復,可惜二嬤嬤再也看不到了。

    瘂弦先生以鹽為載體,入木三分地刻畫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也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矛盾。鹽務大臣的駝隊在700里以外的地方走著,不是給二嬤嬤這樣的窮苦大眾送來溫暖和必需品,而是保證供給特權階層,供他們吃喝玩樂,他們根本不顧人間的疾苦。他們在酒足飯飽之後,看到了二嬤嬤的窘態,不是施以援手,而是惡作劇般地把如鹽一樣的雪撒給了缺衣少食的貧民。這樣的統治者早晚會被覺醒的人們推翻!

    二嬤嬤沒有見過陀思妥耶夫斯基。後者是俄國大文豪,主要作品就是描寫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疾苦、災難,描寫充斥在社會中的種種矛盾和醜惡。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沒有見過二嬤嬤,因為他們本不在同一個時空。俄國大文豪比二嬤嬤差不多早了一個世紀的時間,但卻寫出了如此驚人相似的社會現狀和大眾疾苦。雖然二嬤嬤沒有被陀思妥耶夫斯基寫到文字裡,但她又是幸運的,她成為了瘂玹先生筆下鮮活的勞苦大眾的代表人物。

    悲涼中透著吶喊,困苦中有著反抗,艱難中還有希望。「那一年的豌豆差不多全開了花」,在全文低沉壓抑的氣氛中,迎來了希望的光芒。舊的制度終究會被推翻,新的生活即將開始......

 

 

桥园砧声*

 

冯玉(大华笔会会员)/ 素里

 

一块淡青色的石板

镶嵌在庭院甬路的尽头

一条条深深浅浅的纹路

尘封着久远的记忆

每当月光倾泻而下

它就发出故乡的声音

 

抚摸它温润的脊背

你说这是来自故乡南阳

老屋门前的砧石

当年勤劳的母亲常借着月光

在它的背上敲敲打打浆洗衣裳

多少个月色如水的傍晚

捣衣的砧声

回响在你童年的窗前

 

母亲做得一手漂亮女红

十里八乡远近闻名

父亲管理南阳的图书

常拉着满车书游走乡间

给孩子们送去精神食粮

纸墨书香滋润了你的童年

 

最难忘那年的深秋

你随学校往南撤离

少年不识愁滋味啊

竟不知路边与父母匆匆一别

竟成终生的永诀

 

再回到故乡老屋

时光已穿梭了42个秋天

父母与家都已不在

只有母亲的砧石

还静静地守候在老屋门前

 

自从它搬到桥园

仿佛故乡和母亲就在身边

当温哥华的阳光铺满它的脊背

你能听到许多故乡的声响

邻家的鸡鸣狗叫

南阳的小调歌谣

冬日里欢快的唢呐

夏天小河的流淌

更有母亲的捣衣声

和声声思念的叹息

 

砧石上裂开一道伤痕

完整中留下一处缺憾

如同人生中让人伤痛的憾事

在心底留下永久的疤痕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你踱着步子吟诵着谪仙的诗句

顺手拾起旁边的一根木棍

在砧石上轻轻敲打,细细倾听

一时间,庭院里仿佛洒满

故乡的月光

砧石上又依稀传来

母亲的捣衣声

 

*桥园指著名诗人、编辑家痖弦先生位于大温哥华地区的居所。痖弦以爱妻桥桥的名字命名自家居所。